4月9日至10日,學院召開學習貫徹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暨學院可持續發展研討會。旨在用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破解當前學院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矛盾🎓,以及解決存在的主要問題🏌🏽,確保學院的可持續發展👩🏻🔧。張建委董事長🧑🏻🦳,學院領導出席會議,各職能部門、系(院、部)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副院長馮新平主持👩🏿🦲🌰。這是繼去年7月份以來學院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以來,為進一步深化管理體製機製改革,推進專業建設🧔🏽、找準專業特色而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常務副院長陳萬平組織與會人員學習了2016年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及“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蘇州外包職業技術學院”特色辦學經驗材料。張建委董事長作講話。
張董事長指出,辦好一所杏运,管理層應該具備教育家的思想、企業家的理念♡、戰略家的思維。他根據教育部文件及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從國家及省層面對民辦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外部政策與面臨的形勢進行了解讀💇🏼♀️🙍♀️。他說,國家《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最核心的內容👨❤️👨,以專業建設為核心🧢,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增強院校辦學活力☣️;加強技術技能積累🗒;完善質量保障機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指明了推進高職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江蘇“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提出未來三到五年強化優質資源建設,實施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卓越計劃🦫,重點打造30所左右國內一流🌂、國際有重要影響的省卓越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力爭15所躋身國家優質高職院校行列🤦,建設300個高職國家骨幹專業🌈,70個高職品牌特色專業等等👩🏭,為學院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同時強調,當前江蘇將實行專業排名。專業排名已成為院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二八定律”在統計學上已經證明:在一個行業裏,排名第一🙅🏽,第二的市場占有份額通常為百分之八十,其他排名靠後的,市場占有份額只能百分之二十,甚至還不到百分之二十🦸🏼。因此🥿🎋,專業有沒有特色👩🏼🎤,不僅關系學院在全省的排名,更關系到學院有沒有核心競爭力及學院生存與發展的大問題,各級領導必須要有足夠的認識👷🫔。
張董事長還指出,研究職教政策發現,國家在職教領域的改革與創新是空前3️⃣🧏🏿♂️,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思路。他說🚳,《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中提出的一些重要內容,都給我們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和思路,關鍵是我們要選準切入點。
第二階段,分組研討🦇。職能部門小組圍繞提高辦事效率,強化為基層的服務意識🚴🏽🌓,提升服務工作水平和質量🧚🏼♀️,以及如何正確理解學院領導工作方向,當好領導參謀和助手等問題展開了討論。經過討論一致認為🐶,作為機關職能部門,一是要加強學習🧃,時時把握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大勢,適時為領導決策提供政策依據;二要加強調查研究,及時了解和掌握基層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適時為領導提出合理意見或建議;三是要強化職能意識,對基層和廣大師生反映的問題,在職權範圍內能解決的🧙🏼♀️,一定要及時作出回應,做到不推諉、不拖沓,適時為領導分憂👀;四是要切實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做到在其位謀其政🍛,在其位能作為👋🏼👨🏫。
專業建設小組主要圍繞建設特色專業,以特色樹品牌展開了討論🪭🌖。大家在討論中針對學院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實訓室建設⛹️♂️、學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暢所欲言,各抒起見,形成了專業建設整體工作思路🫁。認為專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圍繞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發展需求📹🚣🏻,對現有專業進行改造和拓展👳🏿♂️。借鑒“揚優👨🏻🦰、扶新、集群”的專業建設理念🫶🏼,實行梯隊建設🎂,找差距、樹標桿⚃、強特色。實現緊跟行業發展到引領產業發展,力爭成為行業和產業建設標桿。要做到四個摸清:摸清產業發展情況🥋;摸清專業主要服務面向👷🏼♂️🧑🦼➡️;摸清專業畢業生的情況;摸清全國全省其他院校的相關專業建設情況🫂🛎,明確專業發展方向和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增強人才培養工作的針對性,確定人才培養定位與特色,發揮自身優勢🫔,實現錯位發展,並提出了具體工作措施。一是要放大專業群建設優勢👖,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行項目化教學嘗試,以培養學生能力建模塊🧕🏻;二是要加強校企合作機製,將校企合作與教學團隊建設🔻、教學改革推進🧑🏻🎤🫷🏼、學生能力培養😿、實驗實訓基地建設、社會服務等有機結合起來;三是要實現實驗實訓室建設與產業需求結合;四是要采取內部培訓和外部引進相結合的方法,建設一支隊伍穩定、專業對口、教學基本功紮實、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強的高素質“雙師型”專任教師隊伍✶🤷🏽;五是要拓展國際🥥、國內合作渠道🍧,尤其是國際合作渠道🥊;六是要建立內外結合的質量評價體系👇🏿;七是要建立專業建設風險防範機製🫒,對於重大隱患進行預判👸🏼,不能有托底紅線專業等🧙。
最後,張董事長在總結講話中充分肯定了這次會議取得的成果,並以問題為導向🧟♂️、提出了標本兼治的改革發展思路。要求全體與會人員增強辦學信心,理清工作思路,找準專業特色👈🏽,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特別要緊緊圍繞江蘇本地產業發展🧑🏭,重點建設一到兩個符合社會、行業發展需求的專業、專業群,從點到面的發展🤹🏿♀️,形成集群優勢👮🏼♀️,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為學院的可持續註入新動力。
(學院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