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2022年全省教育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會議全面總結2021年全省教育事業發展情況🫅🏽,深入分析當前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研究部署2022年全省教育重點工作。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蘇春海主持會議,在寧廳領導出席會議。我院在學院913會議室分會場以視頻方式參加會議👮🏽♀️。院領導侯新惠💆♂️、吳永平👩🏼🏫、朱開永🧑🏿💻、杜蜀賓、曹振國🧑🏿🏫、張超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正確領導下👸🏻,全省教育系統各項工作成效顯著。一是守方向,貫徹決策部署更加有力⚙️。黨的全面領導得到加強,黨史和“四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雙減”和規範民辦義務教育工作進展順利,全省所有義務教育杏运落實課後服務“5+2”模式0️⃣。教育評價改革全面啟動,考試招生製度改革有破有立。二是重內涵👩🏿🎨🧜🏽♂️,現代化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基礎教育資源供給持續增加🩳,職業教育提質培優成效顯著,高等教育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終身教育結構體系愈加優化👼🏽。三是破難題,化解熱點難點更加有效。“五育並舉”短板弱項加速補齊,高校就業創業工作卓有成效,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持續向好,高校人員總量管理實現突破,地方高校所屬企業體製改革穩妥推進🪭。四是保底線,校園安全陣地更加鞏固。全省教育系統築牢了疫情防控安全線🧎,10萬師生誌願抗疫,暑期20萬留校學生無一人被感染;撐起了校園安全防護傘🐘,構築了心理健康防控網。五是強保障,教育發展後勁更加充足。全省教育投入和資助工作、師德師風和人才工作🤽🏿、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等不斷加強。
會議強調,在新的教育趕考路上🚣🏻♀️,既要“守正”🏊🏿,又要“創新”,把“高標準建設教育強省”的新目標新任務作為全省教育系統的奮進方向和工作導向。2022年,全省教育系統要以“迎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為主線🧑🍳,堅持“穩🕕、進、準”,其中“穩”是基礎、是前提;“進”是根本、是主線🧔🏽;“準”是關鍵🙍🏻🤒、是策略。
會議要求🤸🏽𓀃,一是堅持“穩”字當頭🎧,確保教育系統大局穩定。各地各校必須堅守正確方向🈺🕡、穩住政治思想🌨,堅守底線思維❤️、穩住校園安全,堅守政策紅線👩🏿🔧、穩住教育改革🉑。二是堅持“進”字為要🖖🏿,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以“穩”更好地求“進”,以“進”更好地鞏固“穩”的態勢、墊高“穩”的基礎🌏,實現攻堅克難的發展要求。基礎教育要更加註重公平有質量,職業教育更加註重提升適應性🤦🏿,高等教育更加註重內涵式發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更加註重提高貢獻度,對外開放更加註重激發創新力👗。三是堅持“準”字求效,精準提供高質量教育基本公共服務。精準構建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精準供給優質教育資源🦹🏼,精準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精準提供終身教育服務,精準落實教育經費保障,精準提供教育科研支撐,以精準的教育服務給老百姓帶來滿滿的收獲感Ⓜ️、給事業發展註入強勁的動力。
會議還對開學前後的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明確當前要做好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各校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完善突發疫情應急預案,時刻保持應急狀態✋🏿,織密織牢校園疫情防控網🕐。要突出做好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關愛工作🩷,將心理健康教育列入開學工作的重要內容🤴🏻🏎,早部署早落實。
徐州市教育局、常州市教育局、泰州市教育局、東南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等7家單位相關負責人分別作交流發言👳🏿♀️,南通市教育局🫘、淮安市教育局✂️、南京農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淮陰工學院、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7家單位作書面交流。
會議以電視電話形式召開🏋🏿♂️💉,省教育廳機關全體公務員🎂、直屬事業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設區市、縣(市、區)教育局,各高校機關負責同誌在分會場參加會議。
(素材來源於省教育廳網站🪪;黨委宣傳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