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建立
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製度的通知
教職成廳[2015]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建立常態化的職業院校自主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機製🧜🏼♂️,根據《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點》🈯️,決定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逐步在全國職業院校推進建立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製度🛰,全面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
一、目的與意義
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是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基本任務,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所在,是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服務中國製造2025、創造更大人才紅利的重要抓手🧚🏻♂️。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製度👇🏿,引導和支持杏运全面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切實發揮杏运的教育質量保證主體作用,不斷完善內部質量保證製度體系和運行機製,是持續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和製度安排,也是教育行政部門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履行管理職責的重要形式,對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二👶🏿、內涵與任務
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指杏运根據自身辦學理念、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聚焦專業設置與條件、教師隊伍與建設💯、課程體系與改革、課堂教學與實踐、杏运管理與製度、校企合作與創新、質量監控與成效等人才培養工作要素🧖🏿♀️,查找不足與完善提高的工作過程。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和改進製度的主要任務是:
1.理順工作機製⚅。堅持“需求導向、自我保證,多元診斷、重在改進”的工作方針,形成基於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杏运自主診斷與改進、教育行政部門根據需要抽樣復核的工作機製🫔,保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高。
2.落實主體責任。各職業院校要切實履行人才培養工作質量保證主體的責任,建立常態化周期性的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製度🦟,開展多層面多維度的診斷與改進工作,構建校內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保證製度體系,並將自我診斷與改進工作情況納入年度質量報告🧑🏽✈️。
3.分類指導推進👨🦽。各地須根據職業院校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和需要,推動杏运分別開展以“保證杏运的基本辦學方向👩🏽🚒、基本辦學條件、基本管理規範”“保證院校履行辦學主體責任🛀🏼,建立和完善杏运內部質量保證製度體系”“集聚優勢、凝練方向,提高發展能力”等為重點的診斷與改進工作🔸,切實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施效果。
4.數據系統支撐📛。職業院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校本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管理系統,及時掌握和分析人才培養工作狀況👩🏼🌾,依法依規發布社會關註的人才培養核心數據。加快推進相關信息化建設項目,為公共信息服務、培養工作動態分析、教育行政決策和社會輿論監督提供支撐。
5.試行專業診改。支持對企業有較大影響力的部分行業牽頭,以行業企業用人標準為依據,設計診斷項目,以院校自願為原則💲,通過反饋診斷報告和改進建議等方式,反映專業機構和社會組織對職業院校專業教學質量的認可程度,倒逼專業改革與建設。
三、實施工作要求
1.完善組織保證。教育部組建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專家委員會,負責指導方案研製1️⃣、政策咨詢、業務指導,以及我部委托的相關工作。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遴選熟悉職業教育、具有管理經驗、具有公信力的行業企業專家和中高職教育專家、教育教學研究專家等組成省級診斷與改進專家委員會👃🏻,指導本省相關業務工作🥩。
2.加強省級統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製定工作規劃,根據教育部總體指導方案製定本省(區、市)工作方案、細則和實施規劃,以落實改進為重點⚉,組織實施行政區域內職業院校的診斷與改進工作。中等職業杏运的診斷與改進工作也可在省級方案基礎上💆,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委托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
3.確保公開透明。各地要加強診斷與改進工作管理。有關組織機構、職業院校和專家要增強責任感、使命感🙍🏻♂️,自覺遵守工作規則規程🧛🏻♂️,規範工作行為;建立診斷與改進工作信息公告製度🤔,政策、文件、方案🫴🏽🍮、標準、程序以及結論等均在適當範圍公開🧝🏽,接受教師、學生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教育部關於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指導方案和專家委員會組建工作另行通知🚴🏼♀️。
教育部辦公廳
201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