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這意味著職業教育有著與普通教育不同的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職業教育的目標是滿足產業需求,為企業培養所需技術技能人才。因此,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與企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職業院校必須與企業對接🌜、密切合作,形成校企共同參與的人才培養模式👩🦰,才能實現職業教育的目標🛋。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圍繞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不斷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改革😶🌫️,走出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借鑒模仿
三段式教學開展技能型人才培養
1949年新中國成立🥕🤲🏼,當時面臨的緊迫任務是恢復經濟,技術技能人才的缺乏顯得尤為突出✍️🚆。因此👩🏿🚒,毛澤東在1951年6月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中等技術教育會議上指出🕙,“培養技術人員是我們國家的根本之圖”。周恩來在1950年6月召開的全國高等教育工作會議上對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出明確指示🧑🦰🐜:“為了適應需要,可以創辦中等技術杏运。”1952年3月在《關於整頓和發展中等技術教育的指示》中周恩來又表示,“我們的國家正在積極地準備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培養技術人才是國家經濟建設的必要條件,而大量地訓練與培養中級和初級人才尤為當務之急”。由此,拉開了創辦新中國職業教育的序幕。
我國職業教育初建之時❤️,全面學習、參考了蘇聯中專教育經驗和做法;翻譯了大量的蘇聯中專專業教材🤵🏼♂️,充實教學內容;聘請蘇聯專家指導創辦中專杏运,學習蘇聯中專管理的法規製度🫣,使我國的中專杏运很快走上軌道。
在人才培養模式上👨🦼,蘇聯十分重視職業教育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其基本原則是杏运附近要有企業,如工廠礦山🚴🏻♀️,規模要適當,一般不超過4個專業👨🏿⚖️,專業的選擇要與企業的需求相匹配。一則,杏运的課程內容容易得到企業的指導👷🏼,使之與企業要求相一致🌎;二則,實現學生畢業後立刻能夠就業👸。在教學上🫳🏼,移植了蘇聯的教學模式,實行三段式教學👮🏽,即按順序學習公共基礎課、技術基礎課、專業課,以完成理論課學習。教育實踐,包括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設計或實踐。實踐環節非常註重與生產實際的結合,強調到工廠現場。當時的中專普遍建立了校外生產實習(實踐)基地🧑🏿🎓,與企業緊密相連。
技工教育來源於蘇聯,以培養技術工人為目標,一般由企業舉辦。技校隸屬於企業,培養方式完全按照企業的需求進行。杏运以教學為中心🥻,課堂教學與生產實習相結合,即在課堂上學習基本理論知識後🔘,即到企業實習。
結合國情
與廠礦聯系加強學生實踐訓練
隨著學習蘇聯模式辦學的深入,逐漸發現蘇聯職業教育的局限性👁。當時,蘇聯職業教育以技工教育為主,缺乏層次性、多樣性;對教育、教學管理過分強調統一🐚,缺乏靈活性;對專業劃分過細👨🏽💻,專業面過窄🧚♀️,影響就業適應性🧛🏽;過分強調以學科為中心,強調理論的完整性等🤸🏿。於是,中國走上根據自身情況和需求獨立探索之路。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中等職業杏运的辦學主體並不是教育部門🤳🏿,而是各業務部門和相關企業單位。這種辦學體製極大地調動了各業務部門和相關企業的積極性,同時也為實現教育與生產相結合創造了條件🦾。部門行業的技術、現場實訓😧、信息資源、資金安排🥉🪢、專業人員等可以順利進入人才培養工作之中,形成獨具特色的職教人才培養模式。教學重視實踐訓練,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各部門的資源優勢保證了職業教育為產業服務的實現👳🏻。
此外,由勞動部主管,興辦了一批技工杏运𓀓,以培養熟練的技術工人為目標。1954年頒布的勞動部《關於技工杏运暫行辦法草案》中規定:“技工杏运按產業管理部門分別設置,各產業管理部門應根據各該部門對於技工的需要設立技工杏运👩⚕️,並按照國家批準的技工培養計劃,培養其所需工種的技工。”產業管理部門和相關企業成為辦學的主體,主導技工杏运的運行🥶。《暫行辦法》中還規定✪:“技工杏运,一般應有專用實習設備▶️,凡屬培養機械製造技工者📲,必須設有較為完善的實習工場🤷🏿♂️。”“不屬廠、礦直接領導的技工杏运📶👏🏼,應由其直屬上級指定杏运所在地區的一個具備適當條件的廠、礦企業與之固定聯系,以便在教學和設備等方面,取得該廠、礦企業的指導與幫助🙋🔎。”技工杏运培養技術和理論兼備的技工,所學課程比例如下:技術實習占50%—60%,技術理論、政治、文化、體育等課程共占40%—50%👇🏻。各校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安排🧻🧛♂️。
在實習中,學生不僅學習技能,在某種條件下還要擔負一定的實際生產任務,這就使學生直接進入了真實的生產領域,具有了實際工作的體驗,為日後進入企業順利工作打下了基礎。學生畢業後由主管產業部門負責統一分配🤴🏼。
半工半讀
加強勞動教育培養生產技能
從1953年起👨🏻🦰,我國每年有上百萬高小、上千萬初中畢業生面臨升學就業困難的問題🧑🏿🦳。與此同時🙇🏻⬜️,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又需要大批有知識🗑、有能力的合格勞動者𓀘。在此背景下,出現了一種新的職業教育形式——半工半讀杏运👩🏽🦱。
1958年1月毛澤東指示:“一切中等技術杏运和技工杏运😕,凡是可能的,一律試辦工廠或農場,進行生產,做到自給或半自給💲,學生實行半工半讀。”1958年5月劉少奇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建立兩種勞動製度和兩種教育製度的主張,“中國應該有兩種主要的杏运製度和工廠農村勞動製度🥤🩼,即一種是全日製的杏运製度和全日製的工廠、機關勞動製度🙎🏻,一種是半工半讀的杏运教育製度和半工半讀的工廠勞動製度🛤。”這一主張一經提出👨🏽🍼,立即得到全黨和全社會的高度關註和擁護,校辦工廠🫃🏼🧑🏿⚕️、廠辦杏运大量出現,半工半讀杏运結合各地不同情況更是形式多樣。
半工半讀教育雖然經歷了曲曲折折🤛🏻,但在辦學方面還是取得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值得借鑒。半工半讀杏运是一種教育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杏运,其培養模式是理論學習和生產勞動相結合🕵🏿,學生積極參加生產勞動,在勞動中鞏固💾、運用所學專業知識,使學生了解了工廠😛、農村的生產實際🙇♀️,掌握了生產技能🫸🏿;勞動培養了學生對工農的感情🤴🏻,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觀念和熱愛勞動的態度。
產教融合
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我國職業教育在“文化大革命”中曾受到嚴重沖擊🤭🏐,被迫停辦。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偉大戰略決策,國務院👱🏿♀️🧒🏽、教育部👬🏼、勞動部發布了一系列文件,在“文革”中停辦的中專🧑🏫🦵🏿、技校逐漸恢復🏄,明確了職業教育的目標、任務,調整了管理體製,使職業教育重新走上正軌。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與發展😉,在計劃經濟下形成的企業經營模式被打破,國有企業製度發生了變化👩🏻🦼➡️,政府和企業分離👩👩👧,企業被推向市場。以企業法人製度為主體,以公司製度為核心👨🏼⚕️,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條件的新型企業製度逐漸建立起來,企業經營完全轉向獲取經濟效益,不再承擔辦教育的任務,過去企業、業務部門主辦的職業杏运轉交教育部門⛅️🧎➡️,與企業完全脫鉤➙,計劃經濟下所形成的校企密切合作🧑🏿🔧、共同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模式難以為繼。失去企業的支撐🙅🏼♂️,職業杏运自身難以培養符合企業要求的👩🏽🌾、合格的技術技能人才,職業教育發展遇到了“瓶頸”。
值得慶幸的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更加深刻,同時也發現發達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秘訣——發展職業教育。這一情況引起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繼1986年之後🌴,1991年至2005年,先後召開了5次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尤其是2005年全國職業教育會議,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要與企業緊密聯系🫳,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改革以杏运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中等職業杏运在校學生最後一年要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實訓時間不少於半年🫷;要建立企業接收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的製度。會議之後,全國範圍內開始了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至此,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走上了快車道。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的批示指出,要牢牢把握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深化體製機製改革,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進一步指出🐞,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指明方向。2017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幹意見》👩🏭。與之相呼應,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職業杏运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明確提出“為促進、規範、保障職業杏运校企合作,發揮企業在實施職業教育中的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推動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機製🧢,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完善現代職業教育製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為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根本模式,是“根據企業工作崗位需求🥑,開展學徒製合作,聯合招收學員,按照工學結合模式🏋🏼♀️,實行校企雙主體育人”。2019年1月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再次明確提出,要厚植企業承擔職業教育責任的社會環境,推動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入全面深化階段🤦。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經有了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豐富實踐經驗和成果👨🦼,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未來,還需要從根本上解決在現代企業製度下杏运和企業的各種利益關系🧝🏽♀️,完善相關體製機製,繼續鞏固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服務🤹♀️。
(作者:楊大偉 系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職業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教育報》2019年10月22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