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院):
為加強實驗室(含實訓室等實踐教學場所🚽💳,以下統稱實驗室)開放,推動實踐教學改革,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和投資效益,培養大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充分發揮實驗室在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中的特殊作用👨🏽🍼,教務處研究製定了實驗室開放的指導意見。
一、 實驗室開放的意義與必要性
實驗室開放的目的是進一步完善與理論教學改革相協調的實踐教學體系,構築開放的實踐平臺,以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創新能力為主線🕍,培養理論和實踐協調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通過做好實驗室開放工作🧊,轉變和更新傳統的實踐教學理念𓀝,促進實踐教學方式🧚🏽♀️、方法及內容的改革,建立新的現代實驗室運行模式🤹🏻♀️,使實驗室資源優勢得到更充分的發揮,使更多的在校學生受益🧛🏿。
二、實驗室全面開放的具體步驟
1.開放形式
針對不同性質的實驗室,采取不同的開放模式,使全院的實驗室做到真正意義上采取多種形式的人性化的開放。主要采取全面開放(上班時間)🦹🏻、定時開放(主要周末)和預約開放相結合。
2.開放的具體內容
(1)對基本操作實驗室和實驗項目實現時間和內容上的全面開放👨👩👧👧;
(2)原則上對於基礎課教學實驗室,全面實現時間上及部分內容上的開放💁🏻;對專業實驗室進行預約開放🧛♀️。內容開放主要包括:
①大綱內部分選做的實踐教學項目☔️;
②綜合性實踐教學項目🚽;
③設計性和創新性的學生自主選題的實驗項目👐🏽,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和學時空間。
(3)培養方案以外的自選實驗課題👏🏽,鼓勵學生進行創新設計實驗👨🏿⚕️,為學生提供能得以自由發揮和施展才能的場所🚃,使學生的新思維、新思想得到充分的發揮;
(4)對於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主要針對已獲得大學生創新實踐項目課題🚇,要有創新點,並結合實驗室的方向和條件,聯系到相應實驗室和指導教師開展實驗活動。實驗室提供相應的實驗條件👏🏻,指導教師加強指導♠️。
三、開放的時間安排
1.實驗室開放試點運行實施階段🏌🏿。在2016年秋學期起,各系院確定試點運行實驗室😙,根據各自實驗室類型和性質,按不同的運行模式進入實驗室開放的正常運行階段。同時不斷總結經驗🦿,找出問題並及時修正,完善運行模式及配套的管理辦法,為杏运實驗室開放的全面展開做好必要的準備✬。
2.實驗室開放全面實施階段🤷🏼♀️。2017年秋學期起💓,全面總結前期開放的經驗🛌🏻,對全院有條件的實驗室實現全面開放🕯,形成新的實驗室管理及運行模式。
四、管理模式及運行機製
1.學生管理
(1)在開放實驗中重點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從方案設計🦙、操作🤰🏿、實驗結果的分析處理方面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作用🔘✍🏽,布置實驗工作🏤、講解及指導點到為止🕵🏽♂️🧯,留有余地,擴大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操作、獨立分析、獨立解決問題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
(2)進入開放實驗室的學生要遵守實驗室守則,認真填寫實驗室開放記錄👔⏬,以備日後查詢有據可依。
(3)鼓勵學生發明創造🤹🏽♀️,參加各種比賽。
(4)實施大學生創新實踐計劃。
2.實驗室人員管理
(1)實驗室負責人負責開放實驗室的總體規劃和管理工作◀️,確保實驗室的正常開放。
(2)實驗指導教師要有較強的責任心,具備較高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驗技能。保證合理選擇開放實驗內容🌜,能夠指導學生順利完成實驗⚗️;保證配合實驗室技術人員及時查清有故障的儀器設備等。
(3)實驗室實驗員負責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證實驗室的所有儀器設備完好無損,做好技術保障工作🉐;教育進入實驗室的學生能遵守實驗室各項規章製度,配合實驗指導教師保證實驗的正常開出和進行。
(4)鼓勵和支持開放實驗產生創新性成果。通過學生開放實驗取得成績的項目,可以申報各種評獎和參加比賽💂。
教 務 處
2016年10月17日